距离2020年底只有一个月了,国内社会秩序正在迅速恢复并步入正轨,但各领域仍要承受疫情带来的不可逆转的影响,面临重建的难题。 就生物识别而言,指纹识别是疫情前应用最广泛的,但由于其在疫情期间的接触作用,被认为是一种“不安全”的生物识别方法;疫情前人脸识别最方便,现在需要先摘下口罩,有点繁琐。 另一方面,静脉识别等非接触式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在疫情中优势明显,似乎会逐渐占据更大的市场。 疫情下,生物识别技术会被洗牌吗? 目前,生物特征识别主要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语音识别和静脉识别。基于产业链的不同原理和成熟度,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长期占据主流地位。 但根据ABIResearch的最新报告,由于疫情影响,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联系人识别带有传播SARS-CoV-2的风险。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指纹识别收入将下降22%,至66亿美元。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