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下半年,外卖行业的争议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先是9月,《人物》杂志发表了《外卖骑手,被困系统》的调查报告,刷屏了网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后来到了11月,一篇《被困系统,还有叫外卖的人》,也引爆了舆论。本来,不仅仅是外卖司机苦不堪言,矛盾的另一面——消费者也苦不堪言。 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存量竞争中的外卖市场,一方面释放出大量的蓝领工作,另一方面,又将合作链、平台、消费者、餐饮企业之间的矛盾,显露无遗。 为什么会有一个陷入算法困境的外卖司机?如何平衡算法逻辑与人性管理?在外卖系统内部的利益冲突中,监管之手应该发挥作用吗? 以上述问题为线索,《中外管理》采访了资深产业经济观察者梁振鹏,创客共赢基金的李建军,杭州明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汪俊等人。 增加外卖员的工作量5-8分钟,平台在转移矛盾吗? “中外管理”:“外卖司机,被系统困住”刷爆网络后,公众对外卖员管理体系合理性提出质疑。本文直指外卖系统算法和数据驱动下,外卖员闯红灯、逆行……随后,尽管饿了么、美团外卖将推出“多等5分钟”“多等8分钟”功能,但舆论仍然一边倒地指责平台,认为平台已经把本该由消费者承担的责任甩给了消费者,对此您怎么看? 汪俊:将“愿意等5分钟/8分钟”选项抛给消费者,是饿了么、美团针对送餐时效预期低的用户推出的一项特色选择。由于商业上的选择,平台可以通过适当地减少时效,给骑车者更多的缓冲时间。 但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由于自始至终外卖送餐时间都是平台给的,现在又抛出了让消费者自主选择的选项,搞得消费者好像是在催促外卖员赶时间,多少有些道德绑架的意味,招致部分消费者的反感,并不奇怪。 梁振鹏:舆论关注的焦点是骑手被平台压榨的事情。若要维护平台的利益,只能改变游戏规则,即:不硬性规定“半小时内送到”。与此同时,呼吁消费者在时间上做出一些让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推出“愿意等5分钟/8分钟”的新功能,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这场危机不存在“平台转嫁责任”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局势最终会向三方妥协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快餐业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在消费者利益、经营者利益和平台方的经营利益三者之间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李建军:外卖行业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存量市场,谁的系统高效,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客源。虽然科技的发展都是以“快”为目标,但是与之配套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必须跟上,才能创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 这一年,饿了么、美团推出了“多等5分钟/8分钟”功能,表明平台认为大部分消费者都可以多等5-8分钟,只是多出来的时间,不能包括已经承诺下单时准时送达的时间段。但是这次发布的新功能平台方,是专门为那些不急不躁,愿意多等一会儿的用户而推出的,同时也给红包,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妥。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