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8年世界首个试管婴儿诞生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试管婴儿(IVF)技术从实验室逐渐走向大众视野。试管婴儿的出现,不仅开辟了治疗不孕不育的新途径,也让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妻实现了为人父母的梦想。 目前,世界上已有600多万人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到2100年,IVF技术诞生的人数可能达到世界总人口的3.5%(约4亿人)。 像任何新生事物一样,IVF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关于试管婴儿健康风险的担忧声音也不断。 最近,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北卡罗莱纳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NetworkOpen上发表了论文,在有出生缺陷的孩子中,通过IVF怀孕的孩子比自然怀孕的孩子患癌症的风险更大。 该研究选用了纽约州、德州、马萨诸塞州和北卡罗莱纳州的儿童数据,对自然生产的儿童和试管婴儿进行了生育缺陷和癌症的队列研究,其中有1000639名孕妇自然生产的儿童和52776名通过IVF技术生产的儿童。 该研究自2004年至2016年结束(其中2004~2016年在马萨诸塞州和北卡罗莱纳州,2004~2015年在纽约州,2004~2013年在得克萨斯州)。儿童的平均随访时间为5.7年,这些儿童的数据分析长达5个月。 通过评价和设计模型,研究人员发现先天缺陷的数量与儿童患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IVF怀孕的孩子比自然怀孕的孩子患癌症的风险高2倍。 针对该研究结果,研究人员给出了可能的机制。 首先,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VF与表观遗传变化有关。换句话说,表观遗传的变化会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这种变化在细胞分裂期间是可遗传的,但不会导致潜在的DNA序列变化。 两个重要的表观遗传学变化-DNA甲基化和基因组印记在正常的配子形成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广泛的再编程。 IVF被认为会导致这种重新编程变异,最终可能会提高出生缺陷和癌症发病率。 最近,对丹麦和芬兰国家卫生登记机构的数据进行了评价,显示IVF与印刷障碍有关。具体来说,IVF的儿童比自然怀孕的儿童患贝-维综合征的概率高2.84倍。 其次,这种结果可能与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发生的变异有关。因此,对胚胎进行全基因组测定序后进行胚胎移植,可以有效避免神经母细胞瘤等儿童型癌症的出现。 然而,研究人员也表示,这项研究仍然有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通过IVF患有严重先天性缺陷和癌症的儿童样品量小,无法研究特定的出生缺陷癌症组合。 另一方面,尽管儿童的平均随访时间为5.7年,但儿童肿瘤的实际发生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以便更广泛地理解这一关系。 其实,关于试管婴儿健康风险的研究争论从未间断过。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指出,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技术不会增加试管婴儿的整体癌症风险。 该研究调查了1992年至2008年利用试管婴儿技术出生的10万多名英国儿童,同时将这些数据与英国全国儿童肿瘤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试管婴儿患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肾脏或生殖细胞肿瘤等常见儿童癌症的风险与自然妊娠出生的儿童无差异。 2019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学》发表的另一项研究,通过大规模样本数据分析得出结论:IVF儿童的癌症总体患病率比非IVF儿童高约17%,其中IVF儿童的肝肿瘤发生率比非IVF儿童高2.5倍,但其他特定癌症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没有差异。 随着IVF技术的普及,对子代的安全性和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