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城市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泸州头条网

泸州头条网 首页 新闻 旅游热点 查看内容

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的装甲吊出水面,重约18吨

2020-9-20 15:21| 发布者: 社区管理| 查看: 154| 评论: 0

摘要: 原标题: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的装甲吊出水面,重约18吨。中日战争博物馆19日报道,9月17日,在广州打捞局的协助下,山东威海湾刘公岛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队,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疏浚、穿缆、吊装,成功将一艘定远舰甲吊出 ...
原标题: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的装甲吊出水面,重约18吨。
中日战争博物馆19日报道,9月17日,在广州打捞局的协助下,山东威海湾刘公岛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队,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疏浚、穿缆、吊装,成功将一艘定远舰甲吊出水面。
据报道,装甲是一整块,重约18吨,是定远装甲舰身份的关键证据,也是目前北洋海军装甲舰唯一配备的装甲。甲午战争博物馆将与国内文物保护机构密切联系和合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处理铁甲等流出物文物,并适时安排公众参观。
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的一件盔甲在刘公岛附近浮出水面(9月17日拍摄)。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的一件盔甲在刘公岛附近浮出水面(9月17日拍摄)。
盔甲存放在脱盐池中进行保护处理。
测绘记录后,盔甲于9月18日安全运抵刘公岛,存放在专门建造的文化保存室的脱盐池中进行保护处理。根据《中国驻德国公使李与德国丹顶勃列日都富尔肯工厂总办事处签订的远航船舶合同》记载,定远船的装甲为康邦装甲,即钢表熟甲的复合装甲。盔甲是一整件,长2.86米,宽2.60米,厚0.33米,重约18吨。是定远装甲舰身份的关键证据,也是今年定远舰址水下考古调查的重要成果。
据甲午战争博物馆1894-1895年的资料,“定远舰”是由德国丹丁堡勒杜的瓦肯造船厂(二战后转移到波兰,现称什切青)委托清朝建造的7000吨级一级装甲舰。“定远舰”于1885年并入北洋海军后,被列为海军旗舰。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中日双方主动开火迎敌吴佳。其主炮威力和超强护甲能力在海战中表现出色,曾被誉为“永不沉没的定远舰”。在随后的威海卫保卫战中,定远舰不幸遭到日本鱼雷快艇袭击,中弹受损。它被移到了刘公岛的东村,搁浅了,很快就因为战争局势的崩溃而自爆了。战后“定远船”被日军拆解,武器和船材被运往日本作为战利品。
用起重机吊起抽沙管,协助潜水员作业。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1894-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海军舰艇遗址的考古工作,不断发现和发掘北洋海军致远、靖远等主力战船的相关情况。
阿哈瓦是中日甲午战争的最后一个地方。为查明威海湾北洋沉船的保存情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受山东省文化旅游厅委托。自2017年起,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与山东水下考古研究中心、1895-1895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威海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动员国内水下考古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启动威海湾水下考古调查。2018年夏天,2019年夏,对沉船遗址进行了第一次专项调查,确认为原主炮台位置,并首次发现一件盔甲,确认为清北洋海军定远旗舰的防护盔甲。
在2019年的这次水下考古勘探中,考古队利用多波束和浅层剖面采集遗迹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准确锁定了定远船的埋葬位置。随后考古工作选择在遗址上方进行抽砂作业,在1-3米深的厚泥层下发现并逐渐暴露出一段船体残骸,并收集提取了一些沉船遗迹。
据介绍,沉船现场面积大,抽沙工作量大,需要对选定的调查区域进行准确定位,潜水员很难控制水下沉重的抽沙头。因此,本次调查采用吊车吊装抽沙管辅助潜水员工作,通过通讯设备与平台对接来指示抽沙头的移动。抽沙管配有GPS定位设施,可以实现对抽沙和海洋纪念碑的精确控制。
此外,抽沙作业海域位于刘公岛风景区,属于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为了防止抽沙泥水的扩散,考古队自行设计制造了浮动过滤网,并在其周围增加了防护围栏,既有效收集了流出的文物,又保证了抽沙污水不会向外扩散。
流出物装甲将在适当的时候向公众开放。
为了进一步核实定远船的整体保存状况,相关机构于2020年8月至9月再次进行了定远船遗址二期调查。目前包括定远舰甲在内的数千件文物陆续被释放,主要是小口径弹药,船体残骸的整体情况已基本摸清。
1894-1895年甲午战争博物馆称,定远舰甲是北洋海军装甲舰在中国唯一配备的装甲。真甲的发现不仅为甲午战争提供了实物证据,也成为教育和警示民众的最佳教材,对研究北洋海军和近代海军舰船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后期,甲午战争博物馆将与国内文物保护机构密切联系和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对铁甲等流出物文物进行保护和处理,适时安排公众参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登录之后发表您得观点!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

  • 房产
    招聘
    交友
    二手车
    宠物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