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南方洪涝、东北台风、甜菜夜蛾影响,国家粮食安全话题被反复提及。会议指出,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实施“土地储粮、科技储粮”战略。 会议指出,要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对种源的“瓶颈”进行技术研究,努力打好种业翻身仗。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协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告诉Zhongxin.com,种子可以说是农业芯片,严重依赖进口不利于中国自身的粮食安全,因此有必要提前计划,以便将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民手中。 "种子技术对农业特别重要,对增加产量有很大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当·国盈告诉Zhongxin.com,现在世界上对种子的垄断相对较强,这意味着价格由供应商决定。中国本身是农业大国,良种培育是基础技术,需要自己掌握。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披露的数据,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已经批准和登记了3.9万个作物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良种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超过40%。特别是两大口粮作物水稻和小麦实现了完全自给,杂交水稻亩产潜力超过1000公斤,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目前我国良种覆盖率其实挺高的,尤其是食品方面,主要是我国自己种植,但确实有一些种源需要进口,这部分需要技术研究。”该死的国盈说。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尽管中国的种子产业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远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包括蔬菜、生猪、奶牛的养殖,满足自身需求没有问题,只是品种水平有差距。从种业科技创新水平来看,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6,但鉴定育种工作仍明显落后,甚至可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创新的应用上还有较大差距。 “中国有许多消息来源仍然卡在脖子上。要加大种业技术和主要产品的研发力度,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害、耐盐碱、适应性强的主要动植物新品种,提高粮食产量。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对Chinanews.com记者表示,“粮食安全毕竟是中国的一项重大战略需求,是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基石。” “今后,我们必须继续推进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研究。”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明确表示,到2025年,力争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品种,重点农作物和畜禽养殖创新能力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
RISC-V作为一种开源处理器指令,有着广阔的前景。
虽然恐龙已经灭绝了几千万年,但是随着对恐龙化石
1月21日,一名网民在社交平台上透露,一名男子已
张柏芝一直被称为顽强的单身母亲,她一直在晒自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