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城市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泸州头条网

泸州头条网 首页 新闻 本地新闻 查看内容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目标对话环境部气候司司长

2020-9-29 14:38| 发布者: 社区管理| 查看: 102| 评论: 0

摘要: 新京报讯(记者邓琦)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的一般辩论中,习近平主席就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到2030年达到顶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对国际社会作出了庄严的承诺。9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吹风会。会 ...
新京报讯(记者邓琦)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的一般辩论中,习近平主席就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到2030年达到顶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对国际社会作出了庄严的承诺。
9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吹风会。会后,生态环境部回应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此前我国提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相比,新目标要求更高,影响更深,首次提出碳中和目标,下一步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污染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工作的协同效果。
9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吹风会。摄影/新京报记者邓琦于9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吹风会。摄影/新京报记者邓琦。
新京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新目标,有什么意义?
李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统一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展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野心和决心,为推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为国际社会全面有效执行巴黎协定注入了强大动力。
生态环境部党组也高度重视,要求将中央提出的目标转化为实施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统一规划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各个方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污染管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工作的协同效果,切实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新京报:长期以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是什么?
李高: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源效率,推进碳市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率等一系列措施,取得显着效果。
截至2019年底,中国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约48.1%,非化石能源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5.3%,提前完成中国对外约定的2020年目标。
新京报:我国实行气候变化工作目标需要什么努力?
李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经济体系和能源结构尚未完成根本变革,经济增长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必须建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强减排努力,走出中国特色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加强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逼近发展方式、能源系统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变革,探索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同时实现大温室气体低排放的发展途径,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在需求。
新京报:具体如何加快发展方式和能源结构变革调整?
李高:在发展方式方面,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结构,增加新要素和制度投入,以绿色低碳新制造、新增长途径为主导,加快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低碳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快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和绿色制造业的发展
在能源结构方面,不断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在确保能源安全供应、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型,在本世纪中叶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型,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电力为基础的气候友好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系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登录之后发表您得观点!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

  • 房产
    招聘
    交友
    二手车
    宠物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