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十天,记者参加了CSTD智能建筑创新发展与应用高峰论坛和由中国建筑新闻学会等单位在京、沪举办的“2020中国数字建筑高峰论坛”。每次论坛带来的精神和情感上的激荡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也激发了记者对中国建筑业转型的思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廖玉平在“2020中国数字建筑峰会”上指出了下一步的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逐步以机代工,提高施工水平;加快建筑行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开放全过程智能制造和厂内现场智能施工;加强人员培训和团队建设。 为了实现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新基建为未来探索新的商业形式指明了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认为,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对工程建设的革命性影响,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智能建筑的帮助下,未来的建筑产品可能会成为智能空间。 在谈到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方向和路径时,原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明确表示,这一转型是建筑行业发展进程的变化,而不是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实现技术进步,方向是无人工地、BIM、三个完整系统。他指出,设备创新刻不容缓,要系统规划无人工地,解决软件受制于人的软肋,建立双赢的商业模式。 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咨询业务CEO张立军建议,在新时代、新环境、新载体下,建筑企业要抓住新的业务布局,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增强“延伸发展”能力,优化组织体系和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建筑行业从传统物理空间向数字空间的拓展和渗透,使数字化手段走向更大的生态。 广联达科技有限公司连续10年参加中国数字建筑峰会,今年首次举办企业家论坛。刁智忠董事长认为,建筑行业要转型升级,首先要增强认知,用平台思维重构产业生态,用数字思维重新定义业务创新,用闭环思维牢牢把握数字转型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从根本上优化生产关系,提高运营效率,抵御危机压力,重塑中国建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简单到简单,实际工作是关键,转型升级在“知”和“行”上更重要。幸运的是,一批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经在数字化、智能化变革的浪潮中进行了不断的实践。承载数字化、智能化创新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多过去不可能的事情都完成了。“中国制造”正在加速国际化。 转型会给建筑行业带来哪些变化?中国建筑集团总工程师毛知兵表示,智能建筑将为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开启一个新时代。在工程建设行业,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智慧建筑为技术手段的新型建筑模式正在改变工程建设的产业链,是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之一,已成为深化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路径。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新的建设方法建设更智能、更高效的建筑和基础设施,是实现智慧城市的产业基础。 有价值的是,中国的建筑业已经看到了转型的难度。5到10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已经是一个乐观的估计。但是,不积步,达不到千里。我们已经开始了,但是我们害怕旅途的艰辛。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目标在前方,路在脚下。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