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環時锐評:美新任大使來華後,可先看看網友評論
16日,美國商務部和財政部毫無依據地以所谓“新疆人權情況”爲由分別對數家中國公司和機構施行製裁,參議院則經過了一項全面製止重新疆進口商品的“法案”。而就在同一天,美參議院批準了有關拜登總統提名前副國務卿伯恩斯出任驻中國大使事宜。這樣的“巧合”,讓很多人對伯恩斯大使赴任後能對中美關係起到多大推進作用心存疑慮。
美國驻華大使的職位空缺曾經一年多,這是中美建交以來所稀有的狀況,它被普遍以爲是中美關係遭遇迂回的一個佐證。我們留意到,伯恩斯在此前的聽證會上對華表態極爲惡劣,他給新疆扣上“種族滅絕”的帽子,以至扬言要把台灣變成一颗“難撬開的堅果”,這些表態進一步降低了人們對中美關係的正面預期。
伯恩斯在美國政界混得不錯,人們在提到他的履歷時,常常會形容他是一名“職業外交官”,而且他與拜登私交甚密,被以爲具有“通向總統的直通車”。應當看到,伯恩斯固然經過向議員們展現對華強硬表態而取得國會信任和支持,但他來中國後勢必很快發現,他要面對的是14億多中國人民的檢視。
在人們對中美關係的預期被壓得很低的狀況下,伯恩斯將來的工作空間能有多大?他會不會成爲受國内政治環境牽製的“提線木偶”進而不受中國人民待見?這是擺在他面前的嚴峻课題。
更重要的是,在美國這幾年對華轟炸式密集打壓之後,中國老百姓對美國的見地呈現了整體性轉變,中國社會對美國認識形態浸透的集體警覺性史無前例地進步了。而且美國大使馆在這些年里沒有給中國公眾留下過什麼好印象,比方他們用官方推特账號發佈造假圖片來爭光新疆,在中國國内展開一些有償項目被以爲是開展“第五縱隊”等等,這些都加深了中美民間的隔膜。伯恩斯先生來華以後,假如有時間翻看一下美國驻華大使馆官方微博下中國網友的評論,就能對本人的處境有更全面認識了。
當然,伯恩斯大使並非只能完整無所作爲。他在中國將看到,美國在過去這些年毫無理性的對華猖獗打壓,是如何一點點蠶食中國社會對美國的好感的。假如他能將這些客觀事實帶回白宮,或許會對美國政策精英構成新的啟示。
伯恩斯是一名“專業”外交官,他愈加分明無論個人愛好如何,考量其業績的最中心標尺就是在其任期内中美雙邊關係有無積極停頓。對中國來說,我們則愈加安然。假如伯恩斯在工作中展現出專業性,那麼我們也將以專業待之;假如他順應華盛頓極端政客的鼓噪,秉持非理性的對華態度,中國也一定會毫不客氣地回敬他。中美之間的互動必將重塑伯恩斯以及華盛頓的對華認識和態度,而這一重塑過程與國際格局變化的大勢是分歧的。
|
|